(相关资料图)
原标题:智慧城管“上岗”,织密治理“针脚”
近日,广州市黄埔区多个小区“上新”了垃圾分类智能监督设备,通过AI智能算法和过程录像,可以分析比对是否规范投放,若有人屡劝不改,还能在屏幕上公开曝光不文明行为,从而解决了传统人工监管成本高、时长短的痛点。(5月23日《广州日报》)
随着城镇化率的不断提升,城市面貌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与此同时,一些“城市病”也伴之而来。大到整个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小到社区的垃圾管理、路边的井盖设计,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民生小事和城市治理细节上的龃龉却也给生活在其中的人添了不少烦扰。而能否打通城市“堵点”、疗愈民生“痛点”,往往就是衡量一座城市治理水平的标尺,也是摆在城市管理者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技术赋能城市管理的模式愈来愈成为一条充满潜力的路径。去年发布实施的《“十四五”全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就提出,要加快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市智慧化转型发展。当前,广州正借助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以数字化技术引领城市治理精细化,为城市发展治理问题提供最新解题思路。
譬如,在广州黄埔,“智慧眼”监督垃圾分类、智能井盖预警排查隐患、自动驾驶环卫车全自动开展道路保洁任务……一大批技术“神器”上线正助力城市管理变得“耳聪目明”。不仅使得过去城市管理痛点、难点的具体问题得到更高效解决,更在整体层面大幅提升了城市运行效能。以数字化为切口蹚出“共治”新路子,不断破解城市治理中的实际问题,这无疑将为广州城市治理走向精细化、智能化打开更多新的想象空间。
当然,城市治理的最终落点还在于补齐民生短板,服务城市居民。这就需要我们直面民生关切,从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抓起,深入到老百姓的具体生活场景中,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回应民生“痛点”。比如,针对井盖这一关系市民“脚下安全”的道路细节,黄埔试点推广了“智慧井盖”和“随手拍”应用,对井盖实行数字化、智能化和实时化监管,直接处理解决井盖事件近400宗。置于一座超大城市中来看,这是城市治理的一件小事,却也是民生大事。只有将现代化城市治理手段传导至公共服务的末端,才能在“一针一线”的绣花功夫中提升市民生活品质、满足市民美好生活需要。
下足城市治理的“绣花功夫”,织密城市治理的“针脚”。相信在这些“细枝末节”上的每一步向前迈进,都会成为城市治理效能提升的“加速器”,也都将转化为市民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付迎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