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封面新闻记者 闫雯雯

中国古代有一部“神著”《天工开物》,其中记载了明朝中叶以前中国古代的各项技术。《天工开物》的书名源于两部典籍:一是《尚书》中的“天工,人其代之”,二是来自《易经》“开物成务”。作者宋应星以科技工作者的专注,以“新”和“异”的理念治学,走出书斋,走到田间地头,记录下了普通劳动者们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所总结到的知识。

在“作咸”这一章中,宋应星详细描述了四川打盐井的情形,是对中国卓筒井的砖井技术的详细记录。卓筒井又被称为“世界近代石油钻探之父”。科技界对卓筒井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没有卓筒井,就没有海湾战争”。在“杀青”一章中记载的纸张的制作方法,助推了文化的传承。

如今,尽管《天工开物》中描述的大多数东西已经不能被称为“巧夺天工”,当时先进的科技和工艺已经过时,但是其中彰显的科技创新精神、科学研究方法、科技基本知识却继续引领着我们,沿着科技进步的道路,不断前行。如今的科技工作者们,也正在沿着先辈们的步伐,创造新时代的“天工开物”。

即日起,封面新闻从科学出发,从技术出发,推出“天工开问”特别报道,向新时代的科技工作者们发问。我们想问航天工作者:“你们制造的航天器,为什么能够取回月壤?”我们想问“入海”的科技工作者:“为什么‘奋斗者号’能够在马里亚纳海沟坐床?”我们想问植物研究者:“你们是如何爬上100米的高树进行科考的?”我们想问……

科学开始于问号,让我们向蓝天、向大地、向自然、向宇宙“开问”,撒下科学的种子,收获对于科学的热忱。

“天工开问”来了,你准备好问题了吗?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