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沈阳5月13日电(记者武江民 洪可润)个子不高,两鬓霜白,坐得却比谁都直,在辽宁省兴城市红崖子中学九年四班,一位特殊的“旁听生”在认真听讲。她不是老师也不是学生,而是一位学生的妈妈——张连琴。

在辽宁省兴城市红崖子中学九年四班,张连琴(左一)在陪女儿(左二)上课。新华社记者 姚剑锋 摄

55岁的张连琴家住在红崖子镇梁家屯村,女儿李昕伟患有严重听力障碍,只能靠唇语“听课”。自李昕伟上学起,张连琴就与女儿做起了同桌,陪伴女儿学习。从小学到中学,张连琴风雨无阻,几乎没落过一节课,只因她是妈妈,是女儿的“第二双耳朵”。


(资料图片)

如今,回想起当年,张连琴依然会哽咽。2006年,张连琴抱着1岁多的李昕伟,辗转沈阳、北京几个医院后,最终确诊为“双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为一级残疾。“感觉天都塌下来了,当时就一个信念,我不能让女儿变成聋哑人。”张连琴说。

听不到声音,就无法学习说话。怎么办?张连琴把女儿送到特殊教育学校学习唇语。李昕伟9岁的时候,终于像其他小朋友一样可以进入小学课堂,唯一不同的是,李昕伟的同桌是妈妈张连琴。

早晨6点半,空气中还冒着寒气,张连琴就带着女儿出门了。记者看到,这是一辆后座带棚的三轮车。棚内两侧贴上了厚厚的挡风垫,底部还塞了一层被褥,用来帮女儿挡风避寒。“为了不给学校添麻烦,我坚持每天最早到校。”张连琴说。

学校里,教室第一排最靠窗的位置,是张连琴和女儿的座位。在课堂上,老师讲课节奏较快,张连琴的目光就一直在女儿身上,观察女儿能否读懂老师的“嘴型”,不时帮女儿记笔记、做提醒。

小学时,白天老师教,晚上张连琴就自己教。张连琴在家里安了一块小黑板,让女儿把嘴张到最大,双手随着声音一开一合,学习拼音:“a、o、e……。”“一个拼音字母,往往要练成百上千次。有时候我也没了耐心,生起闷气来。”张连琴说。这时候李昕伟就过来抱住她,吃力地说:“妈妈别哭,我一定好好学。”

多年来,张连琴一边陪读,一边带着女儿前往各大医院就诊,借钱为女儿购买助听器、安装人工耳蜗,可效果都不是很理想。“我能做的,就是坚持陪伴每一节课,让她好好学习。”张连琴说。

张连琴的家并不富裕。右手患有残疾的丈夫,在浴池打工谋生。种地、做家务、照顾孩子及老人等都落在张连琴一个人身上。经常久坐、劳作的张连琴,也落下了一身病,小腿一到季节就疼,腰疼背疼是家常便饭。

女儿李昕伟(左)在给妈妈张连琴夹菜。新华社记者 姚剑锋 摄

走进张连琴的家,几十平方米的小屋内,没什么像样的电器和家具。唯一引人注目的,是里屋两面墙上挂着十余张女儿的奖状和图画。张连琴说,这些就是她最重要的“宝贝”。

这些年,不少人给母女送来了慰问和帮助。女儿和丈夫有了低保,学校为她和女儿提供免费午餐,张连琴也抽空在镇里的公益岗位兼职……张连琴都把这些记在心里:“大家都没放弃我们,我怎么能放弃自己的女儿呢?”

在母亲的陪伴下,尽管吐字还不够清晰,李昕伟已经能与人正常对话。爱好绘画的李昕伟告诉记者,她的梦想是成为一名服装设计师。“妈妈种了半辈子地,从没穿过裙子。我想给妈妈设计一条中式、复古的裙子,让她也漂漂亮亮的,为自己而活。”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