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东南网4月9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卞军凯 通讯员 余少林 杜胜健) 近日,福州市长乐区漳港街道百户村群众柯先生发现村里一处道路坍塌后,立即向村党总支反映。当天,路面就得到了修复。
为民办事的速度,源于“乐聚力”党建平台的支持。根据平台背后的“社区小区吹哨、镇街部门报到”服务机制,百户村党总支书记柯晓霖收到反映后,通过“乐聚力”平台的“居事上报”功能,把问题上报到漳港街道党工委。街道的道安办、村建站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实地查看,当场确定修复方案,并委托施工队马上对塌陷路面进行了修复。
为了确保路面修复质量过关,几天后,柯晓霖专门来到塌陷处,经过实地检查、确认后,放心地在“乐聚力”平台的“结果评价”栏目上,对这件事的处理给出了满分好评。“这个平台特别好用,已经帮村里解决了很多烦恼。”柯晓霖说。
乡村、社区是联系服务群众的第一站,每天接到大量诉求。然而,由于事务繁多、人手不足,加上处置权的限制,经常在处理群众诉求时有心无力。针对基层治理中出现的“痛点”,去年年初,长乐区委组织部创新思路,牵头开发数字党建平台——“乐聚力”,并于当年5月正式投用。该平台专门开发“居事上报”功能,赋予村(社区)和小区的党组织上报问题的“吹哨权”以及事后“评价权”。
据介绍,对群众反映迫切但是超出本级职能范围的事项,村(社区)和小区党组织可以通过“乐聚力”平台,向属地乡镇(街道)党(工)委“吹哨”反映,乡镇(街道)处理不了的则继续向上“吹哨”,提交到区里的“智慧长乐”管理服务中心,由该中心根据各部门职能,将事项以清单形式分派,区里督办,限时办结。
如何确保“哨声”有人听、事情有人办?一方面,“乐聚力”平台依托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实现整个过程有迹可查;另一方面,在事情办结后,由村(社区)、小区党组织对镇街、部门的响应速度、办理质量进行评价,形成以事件为中心的业务协同闭环。
如今,“乐聚力”平台的运行日益成熟,“线上+线下”共同搭建起党组织为民办实事的新阵地。据统计,“乐聚力”平台上线近一年来,各级党组织通过“居事上报”功能,共解决居民身边事、急难事4700多件。
“具有长乐特色的吹哨报到机制,培养了群众‘有事找支部’意识,增强了基层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凝聚力和号召力。”长乐区委组织部部务会议成员、区委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工委书记吴国武介绍,“我们将持续推动党建赋能社会治理,加快镇街、部门资源联动下沉,尽力解决‘急难愁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