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开幕式于30日举行,这是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博鳌亚洲论坛年会首次完全恢复线下会议。从年会的主题——“不确定的世界:团结合作迎挑战,开放包容促发展”中不难看出,“不确定性”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而破解它的唯一方案就是团结合作、开放包容的价值理念和实践。就此而言,博鳌亚洲论坛再次为世界提供了东方智慧。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他指出,在不确定的世界中,中国的确定性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中流砥柱。李强总理还用了六个词来形容中国——长期稳定、一心发展,脚踏实地、勇毅前行,自信开放、乐于共享。这既是中国的自画像,也是世界各国在与中国打交道过程中的普遍感受。中国带给世界的不仅是强劲而确定的经济增长和发展动能,更有着与人为善、开放包容的友好态度。换句话说,充满机遇的中国,有着很正的三观,这必将对冲国际社会当中的诸多不确定因素。
今天世界的不确定性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政治方面,一是经济方面,华盛顿都是策源地,而经济面临的最大不确定性是由政治引起的。在政治方面,美国以意识形态划线搞阵营化,这也导致了全球经济的割裂。美国想按照自己的意志把整个世界在市场多年运转下自发形成的供应链产业链打乱分割,这已不仅仅是不确定性,而是给全球经济带来巨大的风险。
在开幕式的前两天,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已经举办了超过20场分论坛,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多位政界、工商界及智库学者代表,在年会的大主题下围绕各种具体议题展开了充分的讨论,热烈程度超出预期。在首场分论坛会场内,就座无虚席,“很多人甚至站着听完全程”。这本身就向外界传递出丰富信息。比如尽管美国这两年起劲地在亚太地区乃至整个世界挑拨离间,想砌一堵孤立中国的高墙,但国际主流社会特别是大多数亚洲国家不认同这种做法,事实上也抵制住了美国的威逼利诱,对与中国加强交流的意愿不降反增,这让在亚洲以及更大范围内实现团结合作、开放包容的发展成为可能。
参加论坛的许多外国领导人都表达了对亚洲前景的乐观态度,同时突出强调了合作的重要性。比如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表示亚洲必须保持稳定、包容和开放,要“竭尽所能同彼此以及外部伙伴保持稳定关系”,而中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则表示,“竞争固然有益,但合作更重要”。
这些声音在亚洲国家中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也有着强烈的现实针对性。一方面,它们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随着华盛顿加紧对华打压和遏制,这些国家由此感受到的压力是真实的。另一方面,这些国家相当直率地表达了不愿意让本国本地区成为零和博弈的战场的心声,他们希望将团结与合作的网进一步织牢织密,从而让地区发展更有韧性,以抵御外部不确定性的冲击。实际上,要和平、要发展,不仅是亚洲的声音,也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呼声,它们汇聚在一起的力量将无比强大。
博鳌亚洲论坛是中国外交的主场,外界也借此观察中国。美国越是搞“脱钩断链”,我们越是把大门开得大大的,越是要拥抱世界,与世界共同发展。中国为世界提供了宝贵的确定性,在政治上支持真多边主义,反对阵营化;在经济上不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和平及包容式发展。随着中国经济体量和国际影响力的上升,由中国提供的确定性,对世界的意义和价值也水涨船高,这就是“中流砥柱”的意义。
博鳌亚洲论坛也是观察大历史走向的一扇窗口。就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举办前后,多国政要已经或即将开启访华行程。这说明,团结合作、开放包容引发的共鸣、凝聚的共识是强大的。当世界面临高度不确定性的十字路口,一个全新的亚洲命运共同体,必将成为世界的和平稳定锚、增长动力源、合作新高地。它也许会遭遇一些逆流的袭扰,但大的浪潮已经势不可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