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巨能“吃”的行星、自带“盔甲”的活化石……5月9日,黄埔科普讲坛暨万象校园科学公开课第4期在广州市黄埔区铁英中学举办。本次科学公开课邀请两位青年科学家作为主讲人,分享在行星形成与演化、颗石藻研究领域的科研成果和发现、科学思考和感悟。

本次科学公开课由广州市黄埔区科学技术协会(广州开发区科学技术协会)、广州市黄埔区教育局、广州市黄埔区科技局、广州市黄埔区人民政府长岭街道办事处、共青团广州市黄埔区委员会、广州市黄埔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办,广州物联网研究院承办,广州市黄埔区铁英中学协办。活动中,主持人和两位嘉宾就宇宙与海洋等科学问题进行了圆桌对话,并现场互动问答,为同学们解答科学的奥秘。

黄埔科普讲坛暨万象校园科学公开课第4期举办。通讯员供图

地球是如何诞生的,未来的命运将走向何处?宇宙中是否还有人类宜居的行星?要了解行星的形成,才能更好地找到答案。中山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副教授刘尚飞说,关于行星形成目前最主流的学说是星云假说,即行星是从微小尘埃一步步成长起来的。    

电影《流浪地球》中曾出现“地球面临被木星引力潮汐撕裂的危机”,对此,刘尚飞表示不用担心,地球是一颗岩质行星,其密度比较高。“近几年,我国深空探索的脚步加快,未来会发射自己的空间站巡天望远镜。相信未来,在寻找适合人类居住的行星领域会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的分享,和大家上课用到的粉笔有关,”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苏翔的开场引起了学生的好奇。苏翔说,很长一段时间,粉笔的主要制作材料是白垩矿石。苏翔研究的对象是颗石藻,而白垩由颗石藻的外骨骼化石形成。

作为海洋沉积物的标志化石之一,颗石藻还是丈量地球历史的“尺子”。科学家们通过分析地层中出现的颗石藻化石的种类,来确定地质年代,并借此寻找石油资源。苏翔及其团队在国际大洋发现计划367&368航次中,通过钻取南海不同海深的颗石沉积物,分析其不同的属种组合的变化,重建了南海过去的演化历史。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