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社区生鲜店因距离近,购买方便,吸引居民光顾。
“疫情期间,家门口陆续开了两三家专卖生鲜的小店,买菜肉既方便又安全。”从2020年开始,以社区为单位的生鲜小店在全国各地开始“发芽”,江门也不例外。3年时间过去,社区生鲜店早已遍地开花。不仅有“钱大妈”“肉联帮”等连锁店,也有个体经营的小店,体量不一,服务对象大多是周边小区的居民。
这些社区生鲜店的面积大多在40—80平方米,每家店铺的工作人员有1—2人,商品主要包括水果、蔬菜、鲜肉等。这样的生鲜店在江门受欢迎吗?光顾的都是哪些人群?能为市民带来怎样的便利?日前,记者对几家社区生鲜店进行走访,探寻社区生鲜店“风靡”背后的原因。
(资料图)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傅雅蓉
购买方便
吸引周边居民光顾
今年57岁的张春兰退休后随子女居住在滨江新区,以前喜欢逛农贸市场的她,在疫情过后改变了自己的习惯,社区周边的生鲜店成为她买菜的新渠道。“2020年初,因为疫情,在家待了三个月出不了门,后来我女儿教我在网上买菜,发现很多专门卖水果蔬菜的平台送上门的东西都很新鲜。我慢慢习惯了在家门口的生鲜店买菜,有时不方便出门,还能请店主送货上门,很方便。”张春兰笑着说。
其实,像张春兰这样受疫情影响回到社区生鲜店买菜的中老年人不在少数,疫情把他们从传统菜市场、农贸市场里拉出来,让他们认识了社区生鲜平台。
与张春兰不一样,在蓬江区万达广场附近工作的吴英敏在疫情前就是社区生鲜店的常客了。“我家住在高尔夫球场附近,早几年附近的大型生鲜超市和农贸市场都很少,社区生鲜店就成了我们的生活好帮手。平时工作日6点下班,在路上堵一下,到家已经快7点了,这时我都会提前请社区生鲜店的老板娘送一些新鲜的食材到家门口,这样我回到家就可以做饭啦。”吴英敏告诉记者。
除了方便,社区生鲜店提供的舒适购物体验也是吸引市民光顾的因素之一。
商品多元
可满足居民生活所需
昨日,记者走进海逸城邦附近一家“钱大妈”生鲜店。店虽不大,却“五脏俱全”,肉类、蔬菜、水产品……品类丰富。门店内每件商品都有独立包装,既有利于产品保鲜、方便选购,又成功营造出整洁的购物环境。
位于岭江一品小区附近的“周鲜生”生鲜店,设有海鲜区、鲜肉区、蔬菜区,还有水果、调料、零食等。“最开始我们只是卖蔬菜和肉类,后来发现居民在买菜时都喜欢随手买点水果,就增加了水果品种,再后来,顾客提议我们多卖些新鲜鱼类,于是我们把这一块也补上了。”店主周老板在经营生鲜店的过程中,也在不断适应小区居民的消费变化。
位于江海一路的一家社区生鲜店,除了售卖肉类、蔬菜、水果之外,还售卖熟食、面包、蛋糕等。区女士是附近小区的居民,她告诉记者:“我经常到这里购买蛋糕和熟食,一方面是价格实惠,而且晚上还打折;另一方面,味道不错,东西也比较新鲜。”
有些社区生鲜店,与小型超市大同小异,售卖品种比较齐全,可满足居民生活所需。此外,在一些特别的时间节点,许多社区生鲜店还会推出各类时令商品,比如端午节售卖粽子、中秋节售卖月饼、春节售卖香肠腊肉等。
增强顾客黏性
开辟更多服务板块
随着社区生鲜小店的升级,居民在这里不仅能买到各种蔬菜、肉类,还能买到鲜花、绿植、面包等,一天的生活所需,走下楼就能基本解决。
如何在众多社区生鲜店中“突围”?为了保证核心菜品的新鲜,越来越多的社区生鲜店选择直接与采购源头合作。同时,利用打折优惠、每天清货打折来增强对客户的吸引力。线下进入白热化竞争的同时,线上也是社区生鲜店争夺的“阵地”。有的社区生鲜店通过建立微信群增强顾客黏性,每天在微信群发布最新的特价菜、新鲜菜信息,或者利用便捷周到的上门配送服务来吸引顾客购买。
有业内人士认为,就目前的社区生鲜店来看,针对社区用户的优势还有很多发挥的空间。社区生鲜店目前大部分帮收快递、帮看宠物,甚至帮看小孩、产品预订、送货上门等生活延伸服务都还只是基于门店老板与消费者的私交情谊,并没有开辟出专门的板块服务客户。而生活延伸服务对社区居民来说是很重要的,既能满足他们对生鲜产品的刚需,还能满足他们的社交需求,也为他们的生活提供便利。因此,建议社区生鲜店可以有针对性地打造生活延伸服务型板块,在合理规划商品、升级店铺“硬件”的基础上,开辟简单的服务板块,体系化运营,与社区居民建立良好的邻里关系,提供有温度的增值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