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族婴幼儿照护难题是一个社会问题。今年5月,全国总工会、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公布75家用人单位为全国爱心托育用人单位,下拨750万元专项资金,对这些单位进行资金补助。同时,省级工会将进行不低于1:1的资金配套。这些单位是如何帮助职工解决托育难题?有什么经验值得借鉴?
创办普惠托育新业态 为职工家庭“松绑”
一大早,家住河北保定市的王莹就把家里的二宝送到了自己单位的托育园。王莹所在的工作单位保定市文化产业发展集团,在职员工有近300名,其中,80%以上是“90后”,他们中很多人都正在或即将面临工作带娃的两难抉择。
【资料图】
为了缓解职工带娃焦虑,保定市文化产业发展集团从企业注册资本金里拿出350万元建设“文发乐学”托育园,面向集团员工提供全日托、半日托、计时托、早教等托育服务。
除了解决本单位职工托育服务需求,托育园还面向社会接收适龄婴幼儿,为周边不满足建设托育条件的企事业职工子女解决照护难题。
为了解决建设成本高,后期运营花费大的问题,托育园招收社会上有早教需求的家庭,按市场价格收取早教费用。通过早托一体化的混合经营业态,覆盖运营成本,使普惠托育更加持久。
鼓励单位开展托育服务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在湖南娄底,涟钢双菱实业有限公司2019年筹资300多万元,利用闲置的1500平方米场地建设运营幼儿托育中心,为公司3000多名青年职工和周边社区居民子女提供服务。公司职工除了每月可享受较低费用的托育服务外,每个学期还能享受2000元的费用减免。
托育中心按照每个班2名幼师、1名保育员的配置对幼儿进行照护。每个月还会设计主题游戏活动,促进孩子的身体发展、情感自理能力以及社交能力等。
从2022年开始,娄底市总工会鼓励有条件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内部兴办托育服务,对推荐申报成功的用人单位及相关组织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截至目前,受益职工已达8000余人。
探索多种模式 “托”稳职工心
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工种的特点,再结合各单位自身情况,一些爱心托育用人单位也大胆探索,通过创建工会托管托育班、引入专业机构、设立弹性工作制或者各种扶持政策等方式,解决职工家庭生育养育的后顾之忧。
在安徽池州市东至县至德小学门口,每天放学,都能看到30多个分属不同年级的孩子,登上同一辆大巴车,去往附近的安徽尧舜智能袜业有限公司。这家公司在职员工469人,其中,女职工有340人,占比72%。前些年,招工难、员工流失率高,让企业负责人十分头痛。经过走访发现,绝大多数离职员工的背后,都是孩子太小,没人照顾,或者孩子上学,没人接送。
针对这一情况,公司工会建议,能否利用闲置厂房改造成教室,为职工托管、托育各年龄段小孩。2021年6月,由尧舜智能袜业创办的正时托管托育服务有限公司成立,提供接送员工子女上下学、就餐、作业辅导等服务,服务时间从早上8时一直到晚上20时。
公司还针对女职工建立了弹性工作制,只要每天累积工作时间达到公司标准,上下班时间都可以自行安排,以方便女职工最大限度地兼顾家庭和子女。截至目前,公司有21名女职工获得了东至县“金牌工人”的荣誉称号,她们当中很多都是过去无法上班的陪读妈妈。
不止东至县,自2018年起,安徽省总工会就陆续启动工会托管托育班创建工作,鼓励各级工会积极探索建设“女工家园”,为女职工们撑起就业“保护伞”。
与专业机构对接 定期开展满意度调查
在江苏常州恒立液压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工会与专业机构对接,为职工子女提供全方位看管照护。
为了进一步提升员工托育体验,公司工会还通过月度考核、满意度调查等方式对托育机构展开监管,让员工更放心。
杭州产业园里嵌入托育园
在75家全国爱心托育用人单位中,有一家管委会位列其中,它就是杭州市拱墅区科技工业功能区管理委员会。这家管委会大胆探索,创立了杭州首家产业园嵌入式托育园,服务整个产业园区的职工。
浙江杭州北部软件园,汇聚了数字文创、数字服务为主的中小型数字经济企业千余家,超过50%的职工都是35周岁以下的青年人群,孩子大多处于入托年龄。
2021年,在园区管委会的支持下,一家托育园入驻园区,为园区职工18个月—3岁的孩子提供托育服务,每月的托育费用比同等规模托育机构的市场价格低50%。而对于下班较晚的家长,这里还提供晚托服务,价格是每小时35元。
引入之初,在托育机构的选址上园区管委会也是进行了反复考量。
同时,产业园还减免了托育机构5年合同期内的场地租金。托育机构负责人介绍,这帮助他们节约了30%—40%的运营成本。然而,要在低定价的基础上,保障托育质量、人员成本和日常开支,还需要灵活平衡多元业务。
托育机构投入使用后,园区管委会还与专业院校签约,帮助该机构引进早教专业人才。在人才招引、运转减费上加大扶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