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从一座边陲小镇,仅用40余年时间崛起成为GDP超3万亿元、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大都市,深圳,这座因改革开放而生的城市,以敢闯敢试的勇气开创了中国的特区时代,又在新时期成为读懂中国式现代化的典范。


(相关资料图)

从一片边远区域,短短数年间成长为深圳投资创业的新热土、高质量增长的新引擎,光明科学城,这座因创新发展而生的城区,以先行示范的担当服务国家战略布局,为深圳高质量发展提供着鲜活的“光明样本”。

勇者奋楫逐浪高。当前,深圳进入了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深圳经济特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叠加的黄金发展期。胸怀大局、服务全局、开辟新局,光明区锚定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目标,全力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科研经济先行地、创新人才集聚地,打造与世界一流科学城相匹配的城市配套、生态环境,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科学新家园,奋力冲刺“全能冠军”,努力为深圳续写更多的“春天的故事”贡献光明力量。

锚定“三地建设”

跑出高质量发展光明速度

布新局,谋未来。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兴起之时,深圳抢先谋划,打破路径依赖,发力原始创新能力建设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光明科学城因时而生,乘势而起,秉承着敢闯敢试的特区精神,在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国家战略中一马当先。

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光明科学城集中度显示度不断提升。“集中度、显示度”既是现代科学研究的潮流趋势,也是光明科学城的鲜明特色。光明科学城布局“9+11+2+2”科学城重大创新载体,包括9个重大基础设施、11个前沿交叉平台、2个广东省实验室、2所高水平研究型高校。世界一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正在光明科学城加速形成。自由电子激光通过国家发改委“窗口指导”并启动建设,合成生物研究、脑解析与脑模拟、材料基因组三大设施正式入驻并向全球开放共享。鹏城云脑Ⅲ、国家超算中心二期加快建设,精准医学影像、特殊环境材料等设施年内将启动建设。持续深化光明科学城与国内外一流高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交流合作,统筹推进深圳湾实验室光明生物医药创新中心、南科大光明高等研究院、中国计算工程研究院等一批大院大所重点项目。截至2023年7月底,全区已建成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超160个。这些重大创新平台的建设,为科学城未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探索科研经济先行地,光明科学城“沿途下蛋”成效初显。重点聚焦“8+5”产业发展需求,以专项政策、中试平台、专业园区、科技金融全方位加速科技成果“沿途下蛋”。以科技金融为例,已落地总规模100亿元的光明科学城母基金,落地总规模30亿元的光明区政府投资引导基金、总规模50亿元的智能传感基金和15亿元的合成生物产业基金。同时,推出总规模100亿元的光明科学城科技金融专项,还即将出台《光明区关于支持科技金融发展的若干措施》,给予全方位的政策支持。

此外,今年内将启用的光明科技金融大厦,将成为区域产业金融平台、总部聚集平台、科技创新平台、科技金融生态聚集地。目前,光明区已累计对接和储备各类金融机构和高端服务机构约120家,强意向企业10余家,为光明科技金融大厦的运营做好充分准备。光明还发起成立光明科学城创投联盟,以资本为纽带完善“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的构建,并借各种盛会契机链接国内外创新创业创投资源,吸引国内外龙头、骨干企业和机构投资光明、布局光明。

得益创新体系的支撑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光明区的经济成色越来越亮。2023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700.87亿元,同比增长8.5%。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0%,占GDP比重超六成,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支点。2023年规上工业企业达1947家;专精特新企业达742家;上市企业达32家。

打造创新人才集聚地,光明科学城汇聚了大批“最强大脑”。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目前,入驻光明区的科研院所共有各类人才5431人,同比增长21.99%。34名科学家入选生物医药领域全球前2%科学影响力榜单。通过“以才引才”,光明科学城全球范围高标准引进青年科技人才。例如,深圳湾实验室依托平台优势集聚系统生物学、计算化学、化学合成等专业人才,并依托人才吸引50多位来自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全球Top100高校或科研机构的80后、90后年轻研究人员,目前,实验室科研人员占比超85%。

聚焦民生福祉

打造幸福宜居的光明标杆

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民幸福安康。光明科学城在高速发展的同时,正不断将改革开放红利转化为民生福祉,让越来越多人拥有获得感、幸福感。

围绕“幼有善育、学有优教”,促进教育跨越式发展。近年来,光明区学位扩容提质跑出了“光速度”,越来越多光明娃在家门口“上好学”。2019年至2023年,新改扩建30所学校,新增义务教育公办学位4.5万个、高中学位1.11个。5年时间内新增学位数是过去10年增量的3倍。公办园也从2019年的0所跃升至55所,新增超2.1万个公办学前教育学位。

围绕“住有宜居”,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十四五”期间,全区计划新增建设筹集公共住房4万套,包含保障性租赁住房2.4万套;计划供应公共住房约3.2万套,其中保障性租赁住房不少于1.4万套,截至2023年7月,已建成保障性住房项目30个约2.62万套。光明区还将结合人才社区、美好街区的打造和创建,打造“住有宜居”新标杆。

围绕“病有良医”,布局高端医疗资源。光明区拥有全国规模最大的中医院院区——深圳市中医药光明院区,以及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光明)新院、光明区妇幼保健院、光明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等一批新建优质医疗基础设施。在一期800张床位基础上,中山七院二期项目规划3200张床位。到2025年,光明区总床位数将达到上万张,千人床位数预计为8.43,将为深圳市民“病有良医”贡献重要力量。

围绕“老有颐养”,增加优质养老服务供给。2022年5月试点建成了光明新村和凤凰街道凤凰玖龙台2个涵盖老中青幼的多元化社区综合体。今年开业的光明社会福利院融合了代际同乐、智慧康养、医养结合、认知照护等特色板块。目前,光明区养老床位已增至514张,增幅达380%,形成了均衡布局、资源共享的养老及民生服务新生态。

不仅如此,光明区还加快构建轨道上的都市区,打造内联外通的交通路网体系。大力推进6号线支线二期、13号线二期(北延)全面建设,推动稳定26号线、29号线、深莞增城际和深广中轴线站位规划。强化光明城站高铁捷运服务能力,图定总车次增加至45趟,其中往返香港西九龙站列车日均增至10趟。

光明科学城,一座日新月异的科学之城,也是一座温暖人心的幸福之城。

守护青山绿水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光明家园

徒步大顶岭绿道,呼吸青草树木的清香;骑行茅洲河碧道,感受鱼翔浅底的自在;徜徉光明小镇花海,体验田园风光的诗意;打卡虹桥公园,畅享潮玩活动的精彩……在光明区,亲近自然有很多种打开方式。

半城繁华,半城山水,创新浪潮奔涌的光明科学城,也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典范。

“山水连城”生态格局全面铺开。首发《光明区山水连城综合规划》,通过联通东坑水、开明公园、新城公园、虹桥公园、竹韵公园等“五园一水”,打造山水连城示范区特色廊道,目前已启动施工图编制。初步搭建山水连城“六连叠网”空间架构,实施6大片区景观提升,建成环光明远足径、郊野径59公里,连通大顶岭、茅洲河、光明湖等区域,170余公里绿道贯通全城。

“公园融城”品牌效应加速释放。目前,光明区已经建立“自然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三级公园体系,全区公园总数达279个,公园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95%。在此基础上,《光明区公园建设发展专项规划修编》重磅发布,试点打造虹桥、明湖、红花山片区“公园+”综合体和潮玩名片,通过沉浸式汽车主题露营、亲子潮玩、汽车展销、美食文创市集等公园活动,塑造公园新生活方式。三大公园累计接待市民游客超250万人次。

人与自然是否和谐共生,野生动植物有着“话语权”。短短几年间,金毛狗、野生水蕨、豹猫、野生猕猴等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频频现身光明,生物多样性指数明显提高。今年8月15日是首个全国生态日,当天,光明区“国家级自然学校”揭牌。呵护城市野性,光明区很走心。

生态优,则人才聚、事业兴。

流经光明区核心区域的茅洲河,被称为深圳的“母亲河”。茅洲河碧道试点光明段全长约6.8公里,现已初步实现“碧一江春水、道两岸风华”的美好愿景,茅洲河上的赛艇已成为一道生动的风景线。

通过治水、治城与治产相结合,茅洲河流域正成为“河道+产业+城市”综合治理开发的样板区。茅洲河碧道建设将滨水空间开发与城市发展有机结合,有效带动沿岸滨海明珠工业园、大围沙河工业园等产业升级,落地了深圳理工大学(筹)过渡校区,引进了不少科技企业,成为助推片区产业转型发展的“新引擎”。

这个“新引擎”的动能正在越发强劲。日前,光明茅洲河中央水岸城市设计国际咨询正式开赛,旨在聚焦茅洲河河岸商业、企业总部、文化街区、科创街区等功能营造,将茅洲河中央水岸打造为“湾区水岸新名片、光明城市新客厅”。

肩负使命,光明区在跑出社会经济发展加速度的同时,坚定不移地走科学+生态+文化的绿色发展道路,努力建设世界一流生态样板城区,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光明经验。

■创新一线

科研与产业的 “双向奔赴”

8月15日,“深圳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走进光明科学城。来自驻深央媒、省媒、深圳市媒等主流媒体,以及专家学者、代表委员组成的联合采访调研团队,近距离感受光明科学城的创新活力。

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到产业创新中心,从科研机构到创新型企业,从科学家到创业者,创新要素汇聚光明科学城,创新热情点燃光明科学城。光明科学城正在打造一条从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到人才支撑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涌现出不少新业态新模式,探出了一条“沿途下蛋”的科研经济新路径。

“生物铸造工厂”的标准化雄心

一台台功能岛上,机械臂精准地递送试验试剂和样品,测试数据在云端生成。在光明科学城,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犹如一座“生物铸造工厂”,将繁琐的实验从纯手工转为自动化,低通量转为高通量,高成本降为低成本,随性化转为标准化。

相比于高通量、低成本,标准化是一个更为关键的要素。深圳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总经理袁海介绍,生命体系最关注的是数据标准化问题,“通过大设施,将整个工艺的流程、环境等参数实现可控,最终得到标准化数据。”

据介绍,大设施将打造一个用户的“云端实验室”和运营者的“智能实验室”二位一体的合成生物研究平台,不仅对学术界开放,也对产业界开放。预计明年上半年,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将基本实现软硬件联调联试。届时,应用者还可以依托大设施开发实验脚本、实验工艺,在云端系统“下单”,设置实验目标、设置参数,实时沟通远程完成实验。

同处光明生命科学园的脑解析与脑模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也是一个在科研工作者心中梦幻般的所在。脑设施分为三个模块开展建设,包括脑编辑、脑解析和脑模拟。三个模块分别包括数个实验平台,模块之间实现功能相互支撑、密切合作。设施面向国内外开放,通过预约及定制式服务模式,为基础研究、医药健康和动物育种等领域用户提供研究平台、技术支撑和个性化服务。

“大设施定位为源头创新驱动引擎、产业发展驱动引擎。我们希望能最大程度实现资源、技术、人才、仪器设备共享,努力打造一个良好的脑科学创新生态。”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脑认知与脑疾病研究所所长、深港脑科学创新研究院院长王立平说。

目前,合成生物研究、脑解析与脑模拟两个设施已累计完成1200台/套科研设施购置,将有力提升深圳市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和技术攻关能力。

“科研—转化—产业”全链条企业培育

与上述两个大设施相隔不到五分钟车程,坐落着深圳市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下称“创新中心”)。一个个创新创业故事在这里精彩演绎。

入驻的企业深圳市赛特罗生物医疗技术有限公司(下称“赛特罗生物”)致力于人工设计合成功能性蛋白质,目前细胞免疫磁分选产品和农药残留快检产品已经产业化。孵化近两年后,赛特罗生物将从创新中心“毕业”,搬到不远处的合成生物产业园,拥有一整层楼的空间。

“创新中心只象征性收取了一元租金,楼上实验室价值几千万元的仪器设备也可以供我们使用,极大降低了企业成本,提高了研发生产效率。”赛特罗生物总经理张利峰的“毕业感言”充满感激之情,他也有信心企业接下来能进入爆发式增长新阶段。

创新中心就像是一座桥梁,一头连着科研技术端,一头连着企业需求端,建立起“科研—转化—产业”的全链条企业培育模式。“楼上”科研人员开展原始创新活动,解决基础科学问题,支撑产业进行核心技术攻关,“楼下”构造产业孵化空间,为合成生物类初创企业提供“拎包入驻”的共享实验平台及智库支撑。

成立于2022年10月的涌源合生是一家立志革新合成生物学底层工具的初创企业。涌源合生创始人兼CEO杨宗颖表示,团队一开始创业就坚定奔着光明科学城而来,“光明科学城在合成生物产业领域的人才链、大设施、供应链十分具有吸引力。”

截至2023年6月,创新中心通过遴选企业109家,孵化器和后续拓展园区吸引落地36家企业,毕业企业13家。目前,全区已集聚合成生物、脑科学等未来产业企业超110家(其中合成生物企业超70家、脑科学企业超40家),总估值超过400亿元。

“楼上创新、楼下创业”综合体1.0模式,正迭代形成“中心创新、圈层创业”综合体2.0模式,活力效能进一步提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