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南阳市第一实验幼儿园十二全园区中班的孩子们走进“仲泰医圣堂”,开展“小中医”研学活动。近距离的接触感知家乡的中医药文化。
继承和发展中医药文化,从娃娃开始培养,近年来南阳市第一实验幼儿园十二全园区注重培养一批从小爱中医、信中医、学中医、用中医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人,不仅给孩子们讲好中医药人物故事,还让孩子们走出教室贴近实践去感知感悟中华几千年的中医药文化“宝藏”。
(资料图)
拜师“医圣”张仲景
上午,孩子们来到南阳城区中医机构“仲泰医圣堂”,换上汉服,按照传统礼仪,在相关人士的引导下,认认真真朝医圣张仲景的塑像行礼。
张仲景,东汉末年医学家,河南南阳人,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 。孩子们以张仲景是南阳人而自豪。
着“小中医”汉服的孩子们拜师医圣张仲景,知其礼,规言行。
认识中草药、看古书
了解中医药,先从认识中草药开始。医圣堂拿出形、色、味各异的中药材,让孩子们观其形,闻其味,辨识、学习。
孩子们你知道吗?很多我们平时常见的食材都可以入药?“红枣”、“黄莲”、“金银花”……小朋友们在跟中医师学习辨识中药材的同时。不时的发问,对中医药的治病机理感到很好奇。
认识中药材 张艳摄
翻开中国历史上知名医书拓本:《伤寒论》、《千金方》等等,孩子们一边专注的翻看一边好奇地询问:“老师,这些都是张仲景爷爷写的医书么?”“老师,哪一本是《伤寒杂病论》呀?”……孩子们对中国的中医药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专注阅读的孩子们 张艳摄
听“虎头包”的故事,学包“虎头包”
“虎头包”中药店包装中药饮片的一种传统包装方式。在工作人员手把手的示范下,孩子们都掌握了“虎头包”的制作方法。
一起来试试怎么包“虎头包”吧! 张艳摄
学做“小中医”,与中医专家面对面
中医讲究“望、闻、问、切”,看看气色,听听声息,问问症状,摸摸脉象,便知晓患者病情。研学导师为小朋友讲解中医四诊法,让小朋友们见识到了既不用拍X光也不用抽血、验血等检查就能诊断出病情的神奇过程。
“小中医”感知脉搏 张艳摄
学习推拿儿歌
开天门、开天门,开开天门我爱你;
推坎宫、推坎宫,推推坎宫喜欢你;
揉太阳、揉太阳,揉揉太阳亲亲你;
点迎香、点迎香,点点迎香抱抱你。
小朋友们专注推拿手法的神情 张艳摄
学做艾柱
孩子们辨识艾柱里面的中药:艾草、木香、干姜、肉桂、独活、细辛、白芷、雄黄、苍术、没药、乳香、川椒各等成份。
工作人员手把手的教孩子做艾柱 张艳摄
“艾柱具有行气活血、祛风除湿、温经通络等功效与作用。艾条是一种中药,可以促进人体血液循环、缓解气血淤塞,对促进气血循环、消肿止痛起到重要作用。其次还能祛风除湿,有效祛除人体内的风湿性毒气,抑制风湿因子的活性。此外还可以温和皮肤经络,活血通络,治疗寒凝郁结引起的各种疾病。”中药师慢慢的讲,孩子们认真的聆听。
亲子活动:辨识、研磨中草药、做香囊。
家长同孩子一起制作香囊 张艳摄
“一起看看我们做香囊的五种草药是什么吧!艾草、川芎、白芷、山奈、苍术,它们可是夏日驱蚊除湿的好帮手呢!”中药师认真讲解。
中药碾子、中药研磨器等研磨中草药的工具,成了宝贝们争相体验的对象。在体验的过程中孩子们了解到中草药在炮制之后,还需要进一步研磨打碎才可以发挥其最大的功效。
香包,是中国传统的文化遗产。端午节马上就要到啦,孩子们和爸爸妈妈一起亲手制作香包,充满了幸福和快乐。
体验研磨中药材 张艳
看,我们制作的香包! 张艳摄
本次研学利用南阳特有的中医药文化资源,让孩子们身临其境的接触中医药,了解中医药的神奇之处,零距离体验中医药文化,进而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热爱中医药、热爱传统文化的种子。小中医研学将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一次印象深刻的经历,鼓励孩子们做仲景故里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人,进而激发孩子们作为南阳人的自豪感和对家乡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