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观看视频
(相关资料图)
全省夏收已进入尾声,但在鹤壁淇县西部山区的鱼泉村,因为天气多变和特殊地形,这里的农户犯了难。关键时刻,当地党员和志愿者成立了应急抢收服务队,确保麦收不漏一户,不落一亩。
鱼泉村山多地少,地势陡峭,全村种植小麦面积140余亩,多分散于沟沟坎坎的半坡山涧。看着田里日渐成熟的麦子,没人来收,成为了村民压在心口的一块石头。
淇县黄洞乡鱼泉村村民 李小林:家里的子女们都在外边打工了,老人们都干不了,咋不担心啊,恐怕天下雨,收不了,麦子烂到地里。
淇县黄洞乡鱼泉村村民 王麦云:(收割机)联系不来,多作难。
由于收割机紧缺,淇县农机、交通部门专门给村里协调了8台履带式收割机。
淇县县委办驻黄洞乡鱼泉村工作队长 贾振华:我们早上5点半就到高速口等候。
黄洞乡鱼泉村党支部委员 帮扶队队员 宋海军:慢点,别慌, 这里头有树枝。低点儿, 倒。
这路太难走了啊,光指挥这收割机累得喉咙都哑了。
农机手 刘俊:在大平原的话,一天就是150亩地左右,在你们山区的话,也就一天就是七八十亩地,多了也割不了,到哪里要是割的少的话,政府有的时候补贴。
在山区有的地方连收割机都上不去,帮扶队的队员得拿着镰刀用传统的收割方式去麦地里割麦。
淇县黄洞乡鱼泉村党支部委员 帮扶队队员 宋海军:回回镰,稍微回回。你看着,少抓一点,招呼着腿,别割着腿了。
记者:以前下过地没?
帮扶队队员员 李得云:没有,大爷教我,不会就学呗,目的帮助农民伯伯收麦。
淇县黄洞乡党委委员 纪委书记 王九玲:收麦的女同志,手都磨成疱了,咱是没有一个人喊苦喊累。
半个多小时王麦云家的小麦就收割完了。帮扶队带着志愿者们驾驶三轮车将满满两大车小麦运送到收购网点。割麦、运输、过磅、卸麦、算账,整个过程仅仅用了一个多小时,麦田里的小麦就变成了王麦云手里的现金。
淇县黄洞乡鱼泉村村民 王麦云:心里踏实了,钱也到手了都高兴,也都帮俺,安心了。
“三夏”以来,淇县乡村振兴局共组织了162个驻村帮扶工作队,1031名帮扶责任人,在全县开展“三夏”生产帮扶工作。对孤寡老人、优烈军属和缺少劳力的困难群众,还组织农机专业合作社与他们结成帮扶对子,免收、减收作业费,帮助加快收割进度。
淇县乡村振兴局副局长 牛建魁:截至目前,已协调农机设备46台,帮助559户,帮他们抢收小麦2600余亩。确保西部山区农民兄弟小麦不漏一户,不落一亩。
责任编辑:高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