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2月3日,兔年开市第一周A股走势震荡,指数表现分化。沪指全周累计下跌0.04%,报3263.41点,深证成指小幅上涨0.61%,创业板指微跌0.23%。中证1000指数周涨2.79%,上证50下挫2.19%,中小指数表现优于权重指数。


(资料图片)

近三分之二的中信一级行业收红,成长性板块更受资金青睐。其中,汽车、计算机、国防军工、传媒、电子、通信等行业领跑市场。下跌板块中,以消费者服务、家电为代表的消费赛道、银行、非银金融等行业跌幅靠前。

就北向资金看,虽然2月3日净流出42.46亿元,结束此前连续17个交易日的净买入态势,但1月净流入总额仍达1412.9亿元,创陆股通开通以来单月历史新高。不少机构认为,近期海外风险偏好持续修复,就后市看,外资流入将大概率延续。

重磅利好密集发布

A股本周重磅利好频出。首先,证监会就《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意味着注册制全面启动。其次,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数据显示,1月制造业PMI回升3.1个百分点至50.1%,时隔3个月重回荣枯线以上。此外,美联储自2022年3月启动本轮加息周期以来首次放缓加息幅度至25个基点,符合市场预期。

其中,全面注册制的推行受到了市场机构的普遍关注。广发基金表示,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将给资本市场带来诸多积极变化,一是股票发行效率有望提升;二是两融业务有望继续扩容;三是股市交易机制进一步完善;四是有利于上市公司质量提升:伴随全面注册制的推进,退市走向常态化,资本市场的优胜劣汰效应也会加快显现。

银河基金分析,在提升直接融资比重目标下,继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之后,主板的注册制突出大盘蓝筹定位,将有效拓宽IPO通道和丰富上市企业多样性;新股上市前5个交易日不设涨跌幅,短期内或能放大交易量;新股上市首日即纳入标的池,尤其是转融通业务全面实施市场化约定申报机制,对于扩大融券业务具有重大意义。

建信基金认为,全面注册制有利于吸引成长型新兴企业入市,行业配置和市场结构有望受益于新经济形态而得到优化,进一步提升市场综合指数的“晴雨表”功能,更加准确表征宏观经济变化,在新经济形态的注入下,指数有望实现长期慢牛格局。

A股主线延续“复苏交易”

A股下周怎么走?汇丰晋信基金分析,由于年后市场量能有所回升,后续乐观一些的话短线可能会维持震荡走势,而从技术面看,由于之前跳空高开的缺口未得到补齐,市场或继续震荡下行回踩年线。

浦银安盛基金认为,一季度,相较于海外处于衰退周期,国内经济将维持温和复苏,A 股市场主线延续“复苏交易”,而复苏的高度成为定价的核心问题。其中,新毒株变异情况、地产销售恢复程度等因素都将影响国内经济修复的速度。整体上,A股复苏之路将曲折前行,但即便有震荡,向上的概率仍大于向下的概率。

富国基金表示,本轮春季行情已持续较长时间,但当前尚未满足行情结束的条件。一方面,疫后复苏预期在春节期间得到初步验证,经济复苏大方向无需置疑;另一方面,预计一季度海外无明显风险,国内存在强政策预期。春节后成交额提升,进一步打开市场修复空间,短期内,市场仍积极可为。

西部利得基金研判,随着基本面变化,投资者对边际变化的关注不断提升,需要持续关注政策端和基本面向好变化带来上市公司盈利端和投资者风险偏好的提升。从中长期角度看,随着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全面推进,资本市场有望迎来上市公司和投资资金的双向成长。

医药有望开启投资新周期

2022年四季度开始,随着疫情管控政策变化,医药板块实现“困境反转”,不断反弹。子行业中,尤其是创新药、药店、部分专科药表现优异。2023年,由于医药板块基本面扎实、竞争格局好、回报率优秀,不少基金经理持续看好行业反弹空间。

中欧基金葛兰表示,疫情对于行业的扰动逐步减弱,相关公司将回到长期增长趋势中。医药行业的长期增长逻辑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创新依然是行业成长最为重要的驱动力。整体而言,短期市场波动难以避免,但中长期而言,继续看好医药生物板块的配置价值。

天弘基金郭相博预计,2023年有望成为新的5-6年的大周期起点,看好整个创新板块,但更注重利润的实地落地。具体到2023年医药投资,有三个方向值得关注,一是高低估值切换可能仍然会持续;二是创新方向或许会成为未来医药行业最大的主题,也是最确定的投资方向;三是严肃医疗可能成为最重要的主线。

工银瑞信基金赵蓓分析,2023年医药消费需求在正常就医场景恢复以及异地就医恢复的情况下,整体行业会呈现较好的复苏态势,看好相关的消费医疗/严肃医疗等需求。创新药及产业链在经历了充分调整后,估值性价比突出。创新药政策的调整是一场行业的供给侧改革,利好龙头创新药企,另外有望迎来中国创新药企出海高潮,也看好相关企业的投资机会。

(提示:上述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具体操作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作者:匀音

编辑:谢玥

监制:雨天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