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两句,是全篇警策。

2、词人因无物(实指无人)可喜,只好将深情倾注于自然,人与青山互观互赏,互猜互解。


(资料图片)

3、不仅觉得青山“妩媚”,而且觉得似乎青山也以词人为“妩媚”了。

4、词人借此告诫自已要像青山那样忘乎情感,才会跟青山一样宁静祥和、妩媚动人、超然洒脱、充满青春的活力。

5、扩展资料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

6、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

7、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8、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

9、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

10、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

11、开禧北伐前后,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

12、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病逝,年六十八。

13、后赠少师,谥号“忠敏”。

14、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

15、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 。

16、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17、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18、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19、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辛弃疾意思是:“我看那青山潇洒多姿,想必青山看我也是一样。

20、”原句出自:《贺新郎·甚矣吾衰矣》【作者】辛弃疾【朝代】宋邑中园亭,仆皆为赋此词。

21、一日,独坐停云,水声山色,竞来相娱。

22、意溪山欲援例者,遂作数语,庶几仿佛渊明思亲友之意云。

23、甚矣吾衰矣。

24、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

25、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26、情与貌,略相似。

27、一尊搔首东窗里。

28、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

29、江左沈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

30、回首叫、云飞风起。

31、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

32、知我者,二三子。

33、扩展资料:创作背景:这首词是辛弃疾落职闲居信州铅山(今属江西)时的作品,是为瓢泉新居的“停云堂”题写的,仿陶渊明《停云》“思亲友”之意而作。

34、辛弃疾“独坐停云”,触景生情,信手拈来,随成此篇,反映了词人落职后的寂寞心境和对时局的深刻怨恨。

35、据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考证,此词约作于宋宁宗庆元四年(公元1198年)左右,此时辛弃疾被投闲置散已四年。

36、参考链接:百度百科-贺新郎·甚矣吾衰矣  贺新郎 ·辛弃疾  甚矣吾衰矣。

37、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馀几。

38、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

39、问何物、能令公喜。

40、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41、情与貌,略相似。

42、  一尊搔首东窗里。

43、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

44、江左沈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

45、回首叫、云飞风起。

46、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

47、知我者,二三子。

48、  【赏析】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山东历城)人。

49、这样短短的一句话绝不足以做辛弃疾的人生履历。

50、我个人以为,在中国古代众多诗家学者中,他的一生最为轰轰烈烈。

51、从小生活在金兵占领区的他,受到了祖父洗雪国耻的教育,也亲眼目睹了民不聊生的社会苦难。

52、他痛恨战争,却又不得不以自己的参战来寻求民族争端的解决。

53、身形魁伟的他在战场上骁勇披靡,却受到了小人的排挤,不得重用。

54、这是他一生最大的悲剧,就像当年的放翁一样,有志不能伸。

55、幸而,辛弃疾不是个只晓冲锋陷阵的武夫,上天剥夺了他成就功业的机会,却开辟了另一个天地任他挥洒。

56、手握巨笔的他照样呼风唤雨,涂抹人生。

57、  提起辛词,似乎总有“掉书袋”的嫌疑。

58、其实,那也需要有“书袋”可掉,这正体现了幼安学识广博,且能融会贯通,因此才能驾驭众多生僻的典故。

59、而且,这一评价并不能涵盖他的所有作品。

60、比如他的《清平乐》,一派田园风光,其意趣之妙已超过陶潜,颇近天真了。

61、所以说,稼轩词不拘一格,绝不至为典故所囿。

62、前文所引的《贺新郎》就淋漓尽致地体现了辛弃疾与生俱来的卓绝文笔。

63、  “甚矣吾衰矣!”若单看这几个字,则不免以为是老者意气衰竭之言,以此做为全词开头,似乎下文要一叹到底了。

64、可是,这是辛弃疾的风格吗?一生耿介悲慨的豪雄之士岂能出此绝望之语?下面几句话给出了原因。

65、“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原来如此,作者感叹的不是自己的日渐老去,而是知交渐少的境遇和落落无为的半生坎坷。

66、为何缺少共饮的知己,只因自己太过激烈,活得太认真,对朋友难免苛求。

67、也正因如此,自己处处受到压制,甚至不得驰骋疆场,报国建功,难道这样错了吗?作者在对自己的内心进行审视和盘诘。

68、仔细读来,这种悲观是诗人的悲观,这种寂寞却是英雄的寂寞。

69、壮士暮年,想起早年怀才不遇的处境,不能不扼腕叹息,悲从中来。

70、可是,再多的心事也已成过往,人生数十载匆匆若梦,历史已不可能再改写。

71、该用何种态度去面对,诗人给了我们答案:“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

72、”前半生的缺憾已无法弥补,只能无可奈何任白发空垂,愁思暗悬。

73、事实已是如此,陪上再多的心酸也无济于事,又何必对此做过多无谓的祭奠呢?倒不如“一笑人间万事”。

74、这是诗人自解之语,我们读后却更觉其苦,若痛苦和微笑真的近如咫尺,诗人经年不散的愁绪又从何而来呢?所以,这个自我安慰并不成功,诗人自己也非常清楚,“问何物、能令公喜?”失去了“壮岁荆旗拥万夫”的年轻气盛,失去了“五十弦翻塞外声”的征战年华,还有什么能让作者感到由衷的快乐?恐怕不可能了罢,作者也在思索着。

75、于是,他找到了一个暂时的替代品。

76、“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77、情与貌,略相似。

78、”这是本词的一个名句。

79、人与青山互观互赏,互猜互解。

80、既然在人世找不到知音,或者,青山能洞悉诗人的心事吧。

81、这是中国古代诗人常用的逃避现实的法门:寄情山水,聊以慰藉自己的不得志。

82、至于是否真能由此超脱,答案只有诗人自己知道。

83、  “一樽搔首东窗里。

84、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

85、”既然沙场点兵的梦想已成泡影,那么,干脆安心于另一种生活吧。

86、像陶渊明一样,饮酒赏菊,悠然超逸,不知不觉中便已意至诗成,这样的生活该有多么惬意。

87、想至此,诗人似已摆脱功名拘束。

88、回想前半生的愤懑,恰似那些“江左沉酣求名者”,只顾皓首穷兵,豪气干云,岂不知自己并未悟到真正的人生境界。

89、不饮“浊醪”,何知“妙理”?诗文到这里已是另一重天地,作者似已微醉,醉得超然洒脱,醉得与生俱来的豪雄之气冲溢而出,“回首叫、云飞风起。

90、”多么轻松的一笔,却也写出了无比豁达的心胸。

91、由这一句起诗的意境大为开阔,诗人的心境也完成了由悲慨转为沉静,再转为高蹈的灵魂历险,从此,再不受凡俗的羁绊和诱惑。

92、我行我路,我写我心,便似庄子所说的大自由状态。

93、此时,作者思绪纷飞,翩然不绝。

94、兴之所至,喊出这样一句:“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

95、”狂得至极,但也狂得有理,有了前面的情感铺垫,诗人写出这句话便似水到渠成。

96、更何况,这句话才更接近辛弃疾的性格。

97、只有襟怀磊落的人才能写出这样坦荡不羁的句子,这并非小看古人,只为抒发自己的情怀于万一。

98、黄庭坚在〈〈定风波〉〉中曾写过这样的句子:“戏马台南追两谢。

99、驰射,风流犹拍古人肩。

100、”相比之下,山谷诗中更多的是对古人的追慕,而稼轩则多了一份对自我的肯定。

101、二者皆为不可多得的佳句妙品。

102、写出这样的感受,诗人的心情已平复了很多,“交游零落”之惆怅顿减,只要有“二三子”能知我心也就够了。

103、既然自己把一切看透,曲高和寡又有什么可在乎的呢?寂寞只是人生际遇的一种,若能及时自我开解,也就无所谓寂寞了。

104、  本词格高气盛,体悟深刻又用语清疏,满腔郁愤化若无痕,又字字深入人心,读完全词,这种感受殊为强烈。

105、作为一个性情耿介的英雄,辛弃疾写诗也气魄非凡,并且毫不做作。

106、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他已达到了人诗合一的境界。

107、读过辛诗全集的读者,当知我此言不虚。

108、 (张羽飞)具体解释,上面各位已经给出,这具诗我认为与那个佛语的禅语意思相近,就是我想对方如何,我也如何,你看对方是一佛,你也是佛,你看对方是粪便,那你也是粪便。

109、我看青山是那么的妩媚啊,想来青山看我也应该是这样的(妩媚)吧!楼上的疯 了吧 . 发那么多!~。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