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世同堂到一人一户,从买房成家到租房结婚,从“男主外、女主内”到“男女搭配、干活不累”……随着时代变化,家,这个社会基本单位的形态也愈加多元。
而得益于科技的进步,今天的居家生活也呈现出更智能更高效的转变——层出不穷的智慧家居产品,为我们带来空间更舒适、时间更充裕、心情更放松的居家体验。智慧生活亦成为当下网友乐于分享和讨论的话题。
正值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举行,人民网副总编辑孙海峰邀请海尔智家副总裁、全屋智慧总经理邓邱伟,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数字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董桂官,辩手、主持人陈铭,做客人民网《家博夜话》节目,围绕智慧科技如何改变家居生活展开讨论。
(相关资料图)
《家博夜话》节目录制现场。人民网记者 马天翼摄
在节目开场,一段街采短片呈现了各年龄段对家的不同理解——
家是“围绕孩子组成的战队”“是与家人彼此陪伴的团圆地”“是面对生活挑战的避风港”“是生活的全部”……真诚的答案也让演播室里的各位嘉宾深感共鸣。
嘉宾们一致认为,尽管家在每个人心中的形态各不相同,但共通的是家是一个能让人身心放松的“能量补给站”。它不仅是一个能够遮风避雨的物理空间,更是疲惫之后一处心灵的栖息地。
正是基于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愈来愈多的人更加注重健康、绿色、智能的家庭体验,从而带动家电消费持续增长。中国家用电器协会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家电行业主营业务收入达1.75万亿元,总体呈现稳定增长,其中洗碗机、干衣机、集成灶、洗地机等新兴品类成为拉动家电市场增长的重要引擎。
在陈铭看来,回到家中,窗帘为我而开、空调为我而亮、电饭煲为我已经煮上了饭等“沉浸式居家体验”,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指向“那个推开门的人”,反映出年轻人对“主体性确立”的追求,是一种重要的情绪补给。
邓邱伟指出,从以智能单品为主的智慧家居1.0时代到现在产品之间互联互通的2.0时代,产业界始终在围绕用户需求不断升级居家智慧化体验。对用户场景需求的满足,自然而然也将为企业带来更多商机。
董桂官认为,对于智能家电的需求变化往往伴随着社会观念的逐步演化。“现在有很多都是双职工的家庭,传统观念里‘主内主外’的差别正逐步弱化。这时候智能家电的广泛使用可以解放双手,化解部分家务分工矛盾,让大家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
与此同时,嘉宾纷纷表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并不局限于“网络原住民”等年轻群体,老年人在康养、娱乐、陪伴方面的需求亦不容忽视。
陈铭表示,年轻一代主动带领父辈们走进科技新时代,也是家庭沟通开启的契机,是这个时代“新型孝道”的一种体现。
邓邱伟补充说,一方面,年轻一代可以主动带领父辈去学习了解智能设备;另一方面,今天的智慧技术正朝着“适老化”方向不断完善,将科技交互变得更加便捷。
作为市场主体,企业对于需求变化往往更加敏锐。面对期待,家电行业将数字智能作为产业升级、提质增收的重要突破口。
在4月27-30日举行的2023年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现场,1200超千家世界知名家电、消费电子、通讯与物联网企业及核心部件供应商携家电、消费电子、智能家居、机器人等诸多领域前沿成果参展。
董桂官观察到,在个性化、定制化需求推动下,行业整体正经历从单品智能化逐步向服务场景化、空间智能化方向的发展过程。“未来,行业整体仍需在标准规范、产品互联、生态协同等方面继续发力。谁的智慧方案更便捷、更方便,谁便能赢得未来的消费者、抢占市场先机。”
科技创新日新月异,智能家电的快速迭代,让人们对于未来的智能生活有了更多期待。
邓邱伟指出,当前虚拟服务机器人已经渗透到各类家电产品中。可以预见,随着科技的进步,无论是人形机器人还是虚拟机器人都将实现更性能的大幅提升,从而以用户最想要的方式出现在生活场景中。
董桂官指出,机器人实际上是涉及到智能家电、人工智能、AR/VR以及智能交互等多种学科的集成服务。“随着各种学科发展和技术应用普及,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无论是类人形的实体机器人还是虚拟机器人都会走进千家万户。”
“在未来,智能家电或许会作为单独的人格主体,成为家庭成员的一部分。他或许可以感知冷暖,在最困难时给予我们支持。到那个时候,家将不再仅仅是一个遮风挡雨的空间,更多的将会成为灵魂与灵魂的一种慰藉。” 陈铭这样畅想。
新理念、新选择、新生活,变的是“打开”生活的方式,不变的是人们对幸福的永恒追求。孙海峰表示,科技的发展,不仅带来效率的提升,也深刻改变人们的生活。今天,人与物、物与物的智慧交流,正在无形中影响着人与人、人与自己的深层联结。在不同角色间切换自如、为家人带来更高质量的陪伴、让家庭更加和谐温馨……或许这些才是智慧家居之于用户更重要的意义所在。
(责编:王连香、章斐然)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