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小米集团的限售股迎来了第二次解禁,而7月9日,也刚好是小米在港股上市的一周年纪念。相较于年初的首次解禁,虽然本次解禁小米承压不大,但是在港股表现方面,小米股票目前的股价和雷军当初豪言的“买入即赚一倍”则相去甚远。同上市初相比,目前小米的市值已惨遭“腰斩”,而小米不被投资者看好的原因,市场分析大多认为,是因为小米公司实质上是一家硬件公司,这与小米自己定位的互联网公司不符。

而关于小米股价在未来的走势,不同分析方则给出了不尽一致的看法。

上市一周年,限售股迎解禁

7月9日,距离小米集团2018年7月9日在港交所上市,正好是一周年,与此同时,其43.87亿限售股则迎来解禁。

具体来看,本次解禁方,包括小米早期投资机构晨兴资本以及小米三位联合创始人(刘德、洪锋、黎万强)。

而这也是小米股票第二次解禁,上一次的解禁还是在今年1月9日。在半年前第一批股份解禁之际,小米集团曾发布公告称,小米集团董事长兼CEO雷军、CFO周受资及其他控股股东承诺,未来一年内不出售公司股份。

而此次解禁份额相对较少,解禁股东也比较集中,和半年前的第一次解禁相比,小米此次承压较小。

此外,在第二批股份解禁之前,小米多次回购股票。相关资料显示,今年以来,小米累计回购次数已达22次。而仅今年6月以来,小米累计回购次数就多达19次,合计回购股份数量达10553.8万股,回购总金额超10亿港元。

对此,西南证券在研报中表示,小米从6月初股价底部开始坚定进行回购,股价从底部最大反弹幅度超过15%,彰显了公司对自身业务发展和前景的巨大信心。

财报亮眼,为啥市场不买账?

值得注意的是,和小米股价呈现的下跌走势相反,小米的财报却比较亮眼。小米2019年一季报显示,小米集团一季度总收入为人民币438亿元,同比增长27.2%;经调整利润为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4%。营收利润双双增长,超出市场预期。那么为什么市场还是不买小米的账呢?这或与目前市场普遍把小米看做是一家做硬件的企业有关。

这一点反映在几个方面:首先是小米的市盈率(PE)。刚上市时,小米市盈率在20倍左右,介于互联网公司和硬件公司之间,但是小米的市盈率自上市之后不断降低,7月9日,小米15.50倍的静态市盈率,则是标准硬件公司的水平。

此外,小米2019年一季报显示,智能手机业务营收为270亿元,占比达61.7%,是小米总营收的最大来源,而互联网服务的营收占比则只有9.7%,显然,这个数字难以支撑起小米“互联网公司”的定位。

当然,对于小米来说,也并非没有利好。据相关媒体报道,香港主板上市的同股不同权企业,今年7月很有可能会纳入“港股通”及“深港通”。部分机构则对小米在港股的表现给予了乐观展望,中邮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程毅敏在接受《国际金融报》采访时就表示,小米此次解禁短期释放压力后,长期来看情况会转好,机构投资者在公司上市后会考虑到变现落袋的过程,但正因为香港市场是一个机构投资者主导的市场,新老机构更替后,反而会真正挖掘出企业的价值。

推荐内容